三部曲:理想化--讓孩子勇敢追夢

三部曲:理想化–讓孩子勇敢追夢

「理想化」是 Kohut 關於自戀成長的另一個重要概念,與「鏡映」同為早期自戀成長的重要歷程。

原本在精神分析理論中,「理想化」是一種不成熟的心理防衛機轉,藉由將完美或是接近完美的感覺放到他人身上,以此作為避開焦慮與負面情緒的方式(例如輕視、嫉妒或是憤怒);因為這些負面感覺除了造成自身的緊張不安,也擔心會因此引發他人的攻擊。例如男孩可能會將有暴力傾向的父親,美化為超強的勇士,來中和自身遭受到暴力的憤怒,並獲得安全保護的感受;或是對於職場上頤指氣使的上司,美化為有決斷力的領導者,來處理自身可能的憤怒情緒與被攻擊的恐懼。

但是 Kohut 在他關於自戀成長的理論中,把「理想化」視為健康自然的過程。藉由「理想化」照顧者的形象,兒童感覺到自己擁有完美的父母,獲得了安全的感受;之後將所認同的完美形象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,形成「理想化」的自體客體。這樣的內化不僅強化了自體的凝聚,在將來更能成為對於理想目標的追求。

以發展的順序而言,通常「鏡映」出現在較早的階段,「理想化」則在稍晚出現。如果以學習畫畫的過程來比喻的話,「鏡映」階段像是剛學畫時的「塗鴉」,「理想化」則像是「臨摹」;兒童在塗鴉過程中展現各種對於畫畫的想像力與興趣,之後藉由臨摹來獲得控制力的掌握與對於美的欣賞。

「理想化」的崇拜

所以我們可以觀察到,小孩都會很自然的崇拜自己的父母,甚至在很早期的階段,會認為自己的父母是全世界最好的、最強的。除了是因為小孩需要感覺擁有好的照顧者來得到安全感,成長學習過程中也需要有一個好的「典範」,這是必經的過程。就像你想要模仿一幅畫,你一定會選一幅自己覺得好的作品,總不會去選你認為不好看的畫吧!嬰兒成長早期環境是有限的,沒有太多選擇,父母又是他心中很重要的人,很自然地會去「理想化」自己的父母,那是成長的需求。這時父母親要「暫時」、「有自信」的讓小孩理想化,讓小孩相信自己正在學習「好的」內容,建構一個夠健康、有自信的自戀感受。

因此,無可避免地,這階段的小孩子會誇大父母的能力並且模仿父母的行為。然而,前面「涵容」的文章中提到,在「鏡映」的過程中,父母不要過度以本身的價值觀去影響小孩,這時候又要讓小孩模仿自己,不是互相矛盾嗎?

確實,孩子很難不受到父母的影響;即使你不刻意灌輸你的價值觀,孩子在「理想化」的階段,還是會很自然地學習你的行為。

所以身教還是重要的。

但是,「理想化」的過程中,「模仿」並不是最重要的部份。

「理想化」的真正意涵

「理想化」的過程中,對孩子真正重要的是,「感覺」到一個「理想」的存在,讓他還不穩定的自戀結構有一個暫時的支撐,有一個可以努力想去達到的目標。你不需要真的和他所想像的一樣好,只要留給他「想像」的空間就可以。小孩子早晚都會知道,自己的父母不是萬能的,不需要太早去提醒他;如果讓他在自我還不穩固時,「理想」就破滅了,這樣對小孩也是一種創傷,讓他對於懷抱「理想」有很深的恐懼。

所以有自信的父母親,他們小孩往往也比較有自信,不害怕去接受挑戰;而沒有自信的父母,甚至常常自怨自艾的父母,小孩也會對自己比較沒信心,害怕去面對未知的事物。

另一個重點是,他雖然還是會參考你的樣子去建構,但是那些「想像」主要是屬於孩子的,是他期待自己能擁有的,只是暫時先放在你身上罷了。父母只要不刻意去影響,孩子會有他們自己足夠的想像空間的。

所以這階段,父母應該允許孩子將父母「理想化」,之後慢慢地(而且無可避免),他自己一定會發現父母不夠完美。就像一開始喜歡並且去「臨摹」的畫,在看過更多的畫作之後,會發現更美或是更喜歡的畫一樣,他開始會轉向其他的認同並繼續發展下去。他會經歷挫折的感受,但是只要挫折不是太大,就能在處理挫折中訓練自己的能力而成長。之後最初所模仿的,或許會被放棄,也可能部份保留下來,成為自己風格的一部分。重要的是,他能繼續保有「理想」,並依照自己的特質去發展。

當一個「被動」的父母

在「鏡映」與「理想化」這兩個過程中,父母親需要把握的一個簡單原則就是「盡量保持被動」。當小孩表現出自己時,再適當地給予所需要的「回應」;可以對他的表現給予適當的「引導」,但不要太主動積極地灌輸自己的價值觀給他們;當小孩主動認同你、模仿你時,不用太缺乏自信,也不要太洋洋得意,有機會的話,可以和孩子談談他想要模仿的想法。

只要父母盡量保持被動,孩子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就能主動、自然地領導他的發展。

那我們是不是要在孩子面前盡量表現良好的行為,將不好的行為隱藏起來?當然,是人都會有缺點。如果你真心覺得自己的一些行為不好,不希望孩子模仿,能夠真的改變它當然很好(孩子常常可以幫助你看見自己的喔);否則的話,承認自己的缺點,與孩子一同討論行為的優缺點與可能的後果,幫助他們(包括父母本身)得到更廣的視野。太小的孩子當然無法深入討論,可以運用想像與角色扮演,以遊玩的方式來讓孩子經歷。

比較不好的情形是,父母否認自己的缺點,但是表現出不一致的行為,孩子面前一套,私底下卻是另一套。孩子永遠都會發現父母的所有行為的(這我可以跟你保證),你行為上的不一致反而更容易造成孩子的內心的衝突與對你的失望,造成「理想化」過程的失敗。

果然,「誠實」始終是最好的策略。

很多父母一定會疑惑,「被動」會不會造成父母做的太少,小孩得不到足夠的資源成長,落後給別的小孩呢?其實,兒童的自我發展是自然會進行的過程,不需要你特別去啟動與強化。「被動」不是「懶惰」與「不作為」,如果你認真觀察孩子的發展,你會發現,光是「被動」去回應已經會讓人忙的不可開交了,你常常還得只能選擇部份去做,無法全部都回應的。

「可是小孩的選擇看起來是沒有發展性的,可能未來會很辛苦,養不活自己」,很多父母一定為這麼想。

問題是未來社會會變得如何,沒有人能確定。小孩長大是在1、20年後,以現在社會發展的速度,可以確定的是,一定跟現在不一樣。你用現在的社會狀況去框住孩子的未來,怎麼想都是比較差的決定。況且無論未來社會如何變遷發展,小孩能根據自己的特質發展,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即使物質條件可能不是很好,但是一定比較快樂。 台灣的父母常常是忙於給小孩自己想要給的,而不是小孩想要的,結果是兩邊都很累,也對彼此失望。

父母自己對於「被理想化」的需求

這是一個常出現又不容易被察覺的問題。

被人崇拜著是一個很令人滿足的感受,每個人都喜歡被人崇拜著。有時父母太沉溺在被孩子「理想化」的感覺中,會無法接受孩子對你的失望。

這時父母可能會出現兩種反應。

一種是父母可能因此過度討好孩子,無法拒絕孩子不合理的需求。這可能會導致孩子過度膨脹的自戀感受與自我中心的思考模式,導致將來無法處理挫折的感受。另一種是當孩子表現出失望時,父母出現過度反應的情緒,憤怒地指責孩子。這可能會讓孩子不敢表達自己的感受,或是覺得自己不好,造成孩子過多的罪惡感。

這其實也是父母自己內在潛藏的自戀困擾,在與孩子的關係中被喚醒,進而反應在與孩子的互動中。

在我自己的臨床經驗中,親子之間絕大多數的問題,都是出在父母親過度地將自己的內在需求,企圖在孩子身上得到滿足。父母並非在意識中刻意地要這麼做,而是被無意識的自戀需求驅動著,難以自覺。

這也是為何我這麼在意「自戀」的成長,沒有處理好的自戀困擾,像「基因」般的,一代傳過一代,不斷地影響下去。

自戀成長三部曲

「涵容」、「鏡映」與「理想化」是我認為生命初期自戀成長很重要的歷程,是關於「環境」如何提供兒童心理健康成長的重要概念。它們雖然是發生在生命的早期階段,但是如果進行的不順利,會在後續的生命歷程中繼續進行以尋求完成發展。它可能會出現在學校就學過程中,未來的工作環境裡,以及日後自己組成的家庭中。所以整體的社會還是有機會可以修復個人早期成長的不順利。一個夠成熟的社會,可以「涵容」個體的差異性,不必因「分裂」而破碎不完整;適切地回應他們的表現,讓他們有機會看見自己;提供足夠豐富的價值,讓他們有機會認同並繼續發展自我。 「不完美」從來都不是最大的問題,甚至根本不是「問題」,它是真實世界的本來面目。能真誠並如實地面對這個世界,才是生命最大的課題。

👉【幫我們一個忙!】👈

本書為免費閱覽,若您喜歡這本書,請幫我在底下的讚賞鍵拍手。

您只要登入帳號(Facebook、Google),在下方按5個Like,我就會收到來自 LikeCoin 基金會的贊助。

您只需要支持我們,完全不會花到錢!

上一篇: 二部曲:鏡映--讓孩子看見自己
下一篇: 天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