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部曲:涵容--讓孩子心靈完整

首部曲:涵容–讓孩子心靈完整

何謂「涵容」?

涵容的英文是 containment,是「容納」、「包含」的意思。就像容器一樣,將內容物裝載起來,不讓它漏掉或是流出來。這裡的意思是,嬰兒的照顧者能夠像一個好的容器一樣,將嬰兒的心理感受,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感受,盡量的包容起來,讓嬰兒有機會在未來的發展中,重新將它們整合起來。理想的「涵容」就像是一個細胞的細胞膜一樣,確實又彈性地包容細胞內的物質,同時還保有一定的通透性。

分裂與投射

在說明「涵容」的過程之前,有必要先說明一下「分裂」與「投射」這兩個概念,它們屬於心理學上的「防衛機制」( defense mechanism)。「防衛機制」是精神分析中「自我心理學」( Ego Psychology)所發展出來的理論,是一種心靈用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機制。防衛機制可以大略分為兩大群:一群是與生俱來、較為原始的方式,另一群是後天學習而來、較為成熟的防衛方式。而分裂與投射是屬於比較原始的,不成熟的方式。

人會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建立更成熟的防衛機制,慢慢放棄比較原始的防衛機制。但是在面對比較大的困難或衝擊時,成熟的防衛機制可能無法有效解決,這時候原始的防衛機制還是會被使用,且多半在潛意識中運作,意識常常無法察覺。運用原始的防衛機制雖然可以暫時解決了困難的心理感受,但是因為原始的防衛機制是不成熟的,往往比較粗糙且具有破壞性的,雖然保護了一些重要的感覺,卻經常在現實生活中造成更多的問題。

所謂的「分裂」,簡單說就是將好的與壞的分開,目的是要保護好的部份不會被壞的部份所影響。這樣做也是為了讓嬰兒避開衝突的感覺,因為早期的心智無法整合複雜又對立的感覺,會造成心理上極大的焦慮。分裂是簡單有效的方式來簡化複雜的事物,但缺點是簡化後人事物會失去全貌。所有被經驗的事物,不是「好的」就是「壞的」。如同當我們愛一個人時,會忽略他的缺點;恨一個人時,就看不到他的優點,這就是分裂的機制。這樣一分為二的結果,隨之而來的反應與行為就會出現極端的方式。這樣的結果會導致內在與外在世界出現互相對立與衝突的兩個部份,彼此互不相容。

分裂的防衛方式可能比大家想像的還要常出現在生活中,大多數的對立與互相不理解的根源都是來自於此。像是政治的對立、不同族群與團體間的對立,分裂的機轉讓他們在看同樣的一件事情時,出現截然不同、甚至相反的看法。「分裂」是很原始的本能反應,強烈的情緒特別容易引發它的運作。

「投射」是將內在無法接受的感覺,如同投放在螢幕上一樣,放到外界的人事物上;於是這些不好的感覺被經驗成是外來的,而不是自己的。「投射」的防衛機轉經常緊接著「分裂」之後被使用,藉由這樣的方式,來感覺自己內部是安全的、好的。精神病常出現的妄想與幻覺就是典型的投射,個案將內在不安與危險的感覺放到外界,變成是外界要迫害他。它和「分裂」一樣常出現在生活中,兩者經常是一起出現。「投射」是形成歧視、偏見與霸凌的重要機轉。

我用一個簡化的情境來說明,這兩個防衛機轉如何在嬰兒內在世界運作。

當嬰兒肚子餓的時候,會大聲哭喊,這時候如果照顧者很快就出現安撫他並解除了他的飢餓感,他會經驗到一個好的、滿足的感覺;但是如果哭喊很久都沒有人回應,越來越強烈的飢餓感會讓嬰兒感到危險,生命彷彿受到威脅。因為這時期的嬰兒還無法處理不好且危險的感覺,為了保護好的感覺不被壞的感覺破壞,就用「分裂」的防衛將兩者分開,並將壞的感覺經由「投射」丟到外界。嬰兒於是想像外界有兩個照顧者,一個是好的,另一個是壞的。經由這樣的防衛,嬰兒可以繼續維持擁有一個好媽媽的想像,內在的危險感覺就能得到暫時的處理。

但是嬰兒會因為這樣的分裂與投射,對媽媽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;面對好媽媽時會過度依戀,面對壞媽媽時,則會出現憤怒情緒甚至是攻擊的行為。這些不同反應往往會造成媽媽的困惑與回應上的困難,這時候需要的就是母親的「涵容」了!

如何涵容?

面對嬰兒因為分裂與投射而出現的抗拒與攻擊,照顧者需要能暫時地允許嬰兒對於照顧者的憤怒情緒,用溫和與堅定的態度安撫嬰兒,讓他重新感覺到溫暖與安全;這樣嬰兒就不會對於內在不好的感覺有太大的恐懼,也就不至於導致內在的分裂,也不需要將不好的感覺投射到外界的「壞客體」。

當然,母親的照顧不可能完美無失誤,這樣的分裂與投射還是會產生,只是程度不同而已。但是之後慢慢地,隨著心智漸漸成熟,嬰兒開始察覺到其實只有一個照顧者,「好客體」與「壞客體」其實是同一個人。如果前面的過程順利,嬰兒沒有對於「壞客體」有太大的恐懼,他就比較容易接受並整合對於照顧者的感覺。他會知道照顧者雖然無法完美地回應他的需要,但還是能在多數時候滿足他。接受的過程中他會感到憂鬱,甚至會因為之前對於「壞客體」的攻擊,出現對照顧者的罪惡感,這就是 Klein 所說的「憂鬱位置 depressive position」。而「分裂」與「投射」階段就是 Klien 所謂的「妄想-分裂位置 paranoid-schizoid position」,她認為人終其一生會在這兩個位置之間來回擺盪,而自我較不穩定的人容易處於兩個極端位置上。

嬰兒終究必須面對,這世界是不完美。如果堅持對於完美照顧者的期待,「分裂」與「投射」就無可避免地會持續下去。與此同時,照顧者也必須要意識到,自己無法也不需要完美地回應嬰兒;照顧者如果要求自己是完美的照顧者,必然也會造成自己內在的分裂,反而強化了嬰兒內在與外在的分裂。

只要涵容能夠維持,嬰兒會慢慢克服恐懼的感覺。他會開始嘗試在母親不在時,從周遭的環境中尋求慰藉的事物,比如奶嘴或是布偶來陪伴他,等待母親能夠再度來陪伴他,這就是所謂的「過渡客體」。這樣的過程有助於嬰兒發展處理情緒的能力,並嘗試去探索外界,發展自己的能力,往成為獨立個體的方向邁進。

但是如果照顧者無法涵容嬰兒的負面情緒,以拒絕甚至憤怒的方式回應嬰兒,這時嬰兒會經驗到,彷彿將一個可怕的東西硬塞回他的體內,他感受到他的害怕是真實的,可是又無法將不好的感覺丟出去,於是只能繼續內在分裂的過程,形成一個內在分裂的自我。「投射」雖然在早期被壓抑了,但是不會消失;會在之後的生活中,以一種自己意識不到的方式出現,影響自己與他人的關係。最常見的就是出現在親密關係之中,將「壞客體」投射到伴侶身上,造成親密關係的困難。

涵容很困難嗎?

說真的,不是很容易。

以我工作所在的治療式環境中,能夠很好的「涵容」個案的人,就我的觀察而言,其實也不多;就我自己而言,面對某些類型的個案,也會感到困難。畢竟大家都是人,不是神;只要是人,就會有「防衛機轉」;只要是人,就會有困難的感受。

當你自己處在困難的感覺時,涵容別人就會變得特別困難。

就嬰兒的照顧者而言,會無法適當地回應嬰兒的需求,往往是因為照顧者生活上需要忙其他的事情,或是已經處在一個疲憊或是心理困難的狀態,要他再去同理嬰兒的感受並且涵容,其實是困難的。尤其是現代社會,父母都需要工作的情況很多;照顧者可能已經被工作耗掉多數的精力了,要再應付嬰兒的情緒需求真的是力有未逮。

面對與處理自己內在的困難,是讓自己具有「涵容」能力的第一步;這除了靠自己,往往也需要他人的協助。

家庭與社會的「涵容」

時代已經改變,我們不能再用「母親的天職」來要求女性犧牲自我的追求,嬰兒的照顧不該是一個人的責任。

嬰兒需要照顧者的涵容,照顧者則需要配偶、整個家庭甚至社會的涵容。

母親願意全職照顧嬰兒,我們應該心存感謝,給予她們最大的支持與回饋;要接受父親也可以是主要的照顧者,不要受限於僵化的性別區分。母親需要工作的成就感,父親及家庭要一起分擔照顧的責任,社會則要提供職場的彈性及良好的托育環境來支援。 嬰兒並不需要一個完美的成長環境,這不可能會有,也不應該有;太過完美的環境其實會阻礙嬰兒能力的發展,就像氧氣雖然重要,純氧卻是有毒的一樣。嬰兒只要一個「夠好」的環境就可以順利的成長,這個夠好的環境需要全部的人一起來營造。早期發展的問題會造成成年後嚴重的心理困難,這在之後其實會讓社會付出沈重的代價,遠大於一開始我們需要付出的。

最後要說明一下,「涵容」並不是毫無限制的「包容」與「逆來順受」,這會在下一篇文章「鏡映」中進一步討論。

👉【幫我們一個忙!】👈

本書為免費閱覽,若您喜歡這本書,請幫我在底下的讚賞鍵拍手。

您只要登入帳號(Facebook、Google),在下方按5個Like,我就會收到來自 LikeCoin 基金會的贊助。

您只需要支持我們,完全不會花到錢!

上一篇: 自戀三部曲:成長的樂章
下一篇: 二部曲:鏡映--讓孩子看見自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