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自戀」的發展歷程
接下來我試著說明,精神分析理論中「自戀」可能的發展歷程。就如同我前面說的,自戀的需求是持續終身不斷進行,但是發展的雛型大致上在6歲前完成,之後便在這樣發展後的型態下運作或是進行修正。我將它分為3個階段,依發展的順序分別是一人,兩人,及三人階段。三個階段之間並沒有絕對的分野,彼此之間相互重疊與影響。理想的情況是,前一個階段順利的完成並漸漸過渡到下一個發展階段,逐漸形成一個界線清楚的自我並和外界建立聯繫與關係。較早發展階段的困難會影響及干擾下一階段的發展,甚至造成發展的停滯,我們會稱之為心理發展上的「固著」(fixation) — 個案不斷回到早期的心理發展狀態與反應的模式,造成目前生活調適的困難。
一人階段(one person stage)
子宮裡的胎兒和剛誕生的嬰兒,可能只有察覺到一個非常模糊的「我」的存在,還不知道有一個外界世界的存在。這時期發生在嬰兒身上的事,都會被嬰兒感知為他內在所發生的事情,與他密切接觸的母親也被視為他的一部分,這就是所謂的「原始自戀」的狀態。當嬰兒因為飢餓或不舒服時而哭喊,母親靠近擁抱與安撫他,會被嬰兒經驗為是由他所控制,就像他控制自己的手腳一樣。
這時期嬰兒的各種感官與心理功能還未發展與整合,呈現的是一種破碎片斷的狀態。之後隨著嬰兒逐漸成長,心理功能漸漸彼此整合與聯繫,慢慢形成一個比較清楚的自我。當自我的界線越來越清楚,嬰兒開始察覺到自己與外界的不同。
這個發展階段的重點是,是否可以為嬰兒提供一個安全與護持的環境,適當的滿足與回應嬰兒的需要。如果這時期是溫暖安全的感受,未來對於自己與世界的感覺也會是安定與安全的;不是的話,可能對於自己的感受是空洞、敏感與焦慮的,對於世界則是總感到不安、冷酷與危險。這時期嬰兒的經驗與感受,不會留下清晰的記憶,卻會深深地影響對於自己與世界的感覺。
寫到這裡我不禁想到徐四金小說『香水』裡的主角,生在一個環境髒亂的魚市場,母親不想要他,放任他自生自滅。直到奮力的哭聲引起其他人注意,被送到同樣環境不好的孤兒院。雖然存活下來,卻造成他冰冷無情的性格。他先天對於嗅覺的敏感,形成他生命最重要的核心,成為他維繫自戀感受最重要的來源。他最終執著於少女的體味,其實反應了他對於「人」的渴望,而諷刺的是,實體的「人」反而無法對他形成重要的心理上意義,卻為了獲取想要的少女的味道而殺人也在所不惜。徐四金的作品深刻地描繪了自戀困擾對於人的影響,一個人如何與整個世界格格不入,並在其中惶惶不安。
這時期發展上的問題常常造成嚴重的性格與心理問題,例如病態性人格,反社會人格和自戀性人格。又因為這些經驗位在生命深深的底層,被後續的生命經驗重重包裹起來,不易觸及和處理,卻又是心理與精神的核心。這些經驗因為沒有足夠可以辨認的記憶,很難直接在會談治療中回顧與修正,只能藉由長時間的治療關係來形成新的安全關係模式,來中和或是取代早期不好的關係模式。
理想的情況是,如果後續能獲得較為良好的成長經驗,將這個不良的核心包裹起來,降低它對於實際生活的影響,便不至於形成嚴重的人格異常。但是這個核心還是很容易在受到強烈的心理衝擊時,原本外圍運作良好的心理結構崩解後,又重新活化起來;或是在成年後期的中年危機時,因為發展上的受限與生活的危機,以一種模糊不安的焦慮與憂鬱感呈現出來。
兩人階段(two persons stage)
當嬰兒逐漸建立自我的界線,開始察覺到外面世界的存在,他也開始經歷一種無力感,一種無法控制一切事物的挫折感。以往只要哭,就可以召喚溫暖的擁抱與撫慰飢餓的乳房,彷彿自己擁有控制一切的能力;但是漸漸且無可避免地,他發現溫暖的手與乳房有時不會馬上出現,當它們不在需要時出現,嬰兒感覺到一種生存的危險。嬰兒為了克服這種危險感覺,於是想像有兩個不同的乳房(一開始嬰兒還不知道有一個和他一樣的個體存在),一個是好的乳房,另一個是壞的乳房;好的乳房會在他需要時很快出現,而很久才出現的是壞的乳房。這是嬰兒為了能將好的感覺內容與壞的區分開來,避免壞的乳房將好的乳房弄壞了。於是嬰兒會強烈地依賴好乳房,並且在壞乳房出現時攻擊它。
這個狀況無可避免一定會出現,因為照顧的母親不可能在嬰兒每次有需要時都立即出現。這時候母親如果情緒上是穩定沒有困擾的,對於嬰兒的攻擊與憤怒能涵容並加以安撫,讓嬰兒感覺壞的乳房並不可怕,之後慢慢地接納並整合為同一個乳房,順利度過這個階段。可是如果母親因為種種因素,情緒上是困難且不穩定的,當嬰兒憤怒與攻擊時,以憤怒甚至拒絕的方式回應嬰兒(例如虐童案件中照顧者的施虐行為),這會更強化嬰兒對於壞乳房的恐懼,讓他更以分裂的方式來避開危險的感覺。這最終將造成嬰兒心理內在的分裂,這就是「邊緣性人格」的基本精神病理。這種內在的分裂導致當他面對外界客體時,也會分裂成全好或是全壞的關係模式。於是未來面對其他人時,也會以二分法的方式來建立關係,不是全好就是全壞。
因為這樣的內在分裂,這時期的自戀感受也變得不穩定,在好與壞之間擺蕩,自我的界線也不太清楚。與好客體之間希望是融合無界線,面對壞客體則是斷然地決裂。通常的情況下,對嬰兒而言,好的照顧者比較重要,因為與生存有關,沒有好的客體會活不下去。所以小孩會傾向於理想化照顧者,將不好的感覺內化為自己。因而絕大多數的邊緣性人格,在大多數生命的時刻,自我形像都是負面的。
三人階段(three persons stage)
這個階段約略相當於大家比較知道的「伊底帕斯期」,也就是戀母(父)情結的階段。
嬰兒開始注意到除了母親之外,還有另一個人的存在,通常是心理意義上比較重要的父親。精神分析傳統上這時期關注的是關於「性」與「超我」的議題,這部份已經有大量的臨床案例與文獻討論。這裡我比較想要討論的,是自戀在這時期受到的影響與變化。
第三人的出現,意味著關係的複雜化;不再只有自己與母親的兩人關係,還有自己與父親的關係,以及父親與母親之間的關係。嬰兒需要與另一個人分享母親(這在之後有手足出現時受到更進一步的挑戰),面對一個能力上更強大的成年人(父親),競爭的挫折感是相當巨大的(傳統上的伊底帕斯情結的修正)。因此,原本相當膨脹的自戀感受被迫調整與修正,並試著發展出因應的方式。
若是前面的發展階段進行的順利,兒童修正後的自我,會轉為認同父親,內化父親的能力同時發展自己的特質,以此來建構一個健康的自戀,這也是 Kohut 所說的「理想化」的歷程。若是前面的階段出現問題,造成無法忍受與因應所面臨的挫折,自戀結構便會面臨崩解的危機。為了免於崩解,自戀將回到原始膨脹的狀態,並以濳抑的方式進入潛意識中,無法在之後的發展中修正。表面上看起來像是已經通過這個時期的發展,但是被潛抑的原始自戀,夾雜著巨大的憤怒與挫折,在潛意識中伺機而動。之後可能在青春期重新復甦,以較為激烈的反抗行為出現;或是在成年後面臨心理危機時爆發,出現攻擊、甚至毀滅性的衝動行為。這在臨床上稱之為「自戀性暴怒」,經常出現在親密關係暴力與恐怖情人事件中,或是瘋狂的無差別攻擊。這樣的攻擊背後的心理動力,是企圖以絕對的控制行為來防衛深層脆弱的自戀。
早期生命經驗的重要性
以上是我非常簡單而大略地介紹,關於早期自戀的發展歷程,實際情況當然複雜多了。不同的成長環境,不同的父母親特質,每個人不同的先天氣質,都會影響自戀發展的歷程。之後的文章我會嘗試去說明一些自戀發展過程中常見的議題,以及呈現「自戀困擾」在生活中呈現的樣態,並探討可能的處理方式。
很多人可能會疑惑,生命前 3 年影響真的有這麼大嗎?有什麼明確的證據可以證明?
確實,心智的抽象複雜很難有明確的「科學」證據,實際上科學對於心智的了解也還在起步階段。這些理論是基於大量的臨床經驗推論而來,有它一定的實用性;運用它們來協助個案,有著不錯的成效。
這些理論或許不能稱之為「真相」,但是拿來當作對於心智探索的「羅盤」,我相信是有幫助的。我也不希望把這些想法看作是「童年決定論」,好像前 3 年就已經決定了一生。
如同 Kohut 認為,自戀的成長是一輩子的事情。前面的歷程或許很重要,但是只要願意,改變永遠是可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