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密關係暴力


親密關係暴力

愛情!愛情!多少暴力假汝之名而行!

親密關係中的暴力,在很多方面都不同於一般的暴力,這也是為何大多數的法律會將家庭暴力另立一個專法處理。在討論親密關係暴力為何發生之前,我們需要先對於親密關係的特性做一些了解。

從心理的觀點看親密關係的議題,多少有些破壞人們對於浪漫愛情的想像。我在這裡所要呈現的,不是愛情的內涵與定義,而是經常在親密關係中出現的,導致關係困難的深層心理問題。

解剖愛情

親密關係與一般人際關係最大的不同在於,關係中的「心理界線」經常會處於模糊不清的狀態;這這種模糊不清的狀態既帶來了心理上滿足,同時也造成了彼此間許多的衝突。

原始融合的需求

從幾十年前的名曲「你儂我儂」的歌詞

將我們兩個,一起打破,再將你我,用水調和

到近代的 Kinberly 的「愛你」中的歌詞

想變成你的氧氣,溜進你身體裡

自古無數的情歌,歌頌的都是兩人合而為一的感覺。話不用說出口,對方就知道你的想法;不管清醒還是睡覺,不管人在哪裡,對方最好無時無刻都在想著你,這就被認為是深情的表現。簡言之,大家期待的愛情,是一種彼此界線不清楚,甚至是沒有界線的關係。

為甚麼人要追求沒有界線的親密關係?沒有界線的關係為何令人滿足?

一般而言,心理成長的會朝向一個獨立的個體發展,而獨立的個體需要能夠建立自我的邊界。當自我的邊界不穩定時,會導致自我形象與人際關係出現很多問題。那為何在愛情中,我們反而一直在努力去除兩人之間的邊界呢?這不是很矛盾嗎?

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曾有過愛情中那種兩人合而為一,對方完美的回應你的需求的生命經驗,只是我們回想不起來了。因為它在記憶的深處,發生在我們生命中最早的時期。

沒錯,那就是母嬰緊密結合的生命初期。

從在母親的子宮裡開始,兩個生命緊密的結合。胎兒在一個雖小,但是緊緊包覆他的空間裡,安全地享受著生命的感覺。就心理學而言,出生可能是人生命中第一個重大挫敗;胎兒被迫離開溫暖的子宮,到一個冰冷的世界。因此我們在潛意識中總是渴望著回到母親的子宮裡,重新獲得融合的滿足感。

在剛出生的初期,如果母親敏感地觀察嬰兒的反應,盡量地回應和滿足嬰兒的需求,嬰兒會感受到一種不需要言語就被瞭解的感覺。

愛情的感覺很像要回到這樣的狀態 — 被愛緊緊的包覆著,對方以你為世界的中心,不需太多的表達就得到適當的回應。那樣的狀態太完美,太滿足了,以致於很難放下這種需求。

但是成長是一個無法停止的過程,追求自我也是人的重要需求。理想上,我們是在一個緩慢,但是可以忍受的過程中逐漸的轉換。自我成長的喜悅漸漸的取代了融合的滿足感,但是融合的完美感受無法被完全放棄。於是我們會在最親近緊密的關係中尋求滿足,愛情便是最貼近這種感覺的關係。

這是正常,且基本上是健康的需求。

在一般的情況,我們追求這種感覺,但是會考慮到雙方畢竟是不同的個體,不可能真的完全融合(真的完全融合也很不舒服啊,你會想要像連體嬰一樣生活嗎?)。所以我們會在不過度且尊重對方的情形下,嘗試獲得一些滿足,同時繼續保有雙方的自我和界線。而這種感覺也是維繫兩人親密關係的重要因素,如此才能有足夠的力量克服關係中出現的種種困難。

但是,過多的需求也很容易嚴重地侵犯到雙方自我的界線,引發衝突進而壓垮關係,這也是親密關係中很常遇到的問題。

理想的愛情就像天文學雙星運動中兩顆星球,彼此以一定的引力和距離互相繞行著,引力太弱就分道揚鑣,引力太強就互相碰撞毀滅,適當的引力讓兩人能各自獲得發展,又能彼此聯繫且互相影響著,一起成長。

「心像」理論

這是一個從婚姻治療實務中發展出來的理論,說明親密關係的兩人為何彼此吸引。

「心像」理論認為,我們在選擇伴侶時,主要並不是根據「意識」中所認定的條件,而是「潛意識」中的影像,越是符合這個影像,對他的吸引力就越大。這個心像主要的構成,來自於「異性」父母的「負面」特質。

為了說明的方便,先不考慮多元性別的狀況。

也就是說,如果你是男性,你的「心像」就是來自母親的「負面」特質;如果是女性,則來自於父親的「負面」特質。

對於異性父母的愛戀,原本就是精神分析的主要觀點。佛洛伊德的「伊底帕斯情結」雖然在解釋女性的部份漏洞百出,但是基本的圖像應該還算是正確的,所以才會很多人形容自己的異性小孩是「前世情人」。

這種「原始亂倫」通過早期一連串複雜但是自然而然的心理過程,會被轉化、放棄或是壓抑到不影響我們的平常的心理狀態。如果對於異性父母的愛戀有獲得一定程度的滿足,最後放棄時就不會有太多的「殘念」;否則的話,就會試圖在未來的親密關係中尋求「平反」。

而我們的不滿足,通常就是因為異性父母的負面特質所造成的;就是這些負面特質,讓我們在愛戀的過程中受挫與受傷。

為了「平反」,我們會不自覺地選擇一個負面特質與自己的異性父母相似的人,企圖「重現」早期的挫折關係,希望這一次可以不同,能夠獲得滿足的救贖。

不意外地,失敗的結果佔了絕大多數。這幾乎是親密關係困難的最大來源。

多數人聽到這樣的說法,會很直覺的認為不可能。但是,相信我,這種情況普遍到令人驚訝與哀傷的程度,有機會可以觀察一下自己與周圍親朋好友。

這個觀念的出現,一開始就是在臨床上觀察到,婚姻中的受暴者,往往在早期的親子關係中,異性父母也有施暴的行為與傾向。而這些痛苦的經驗,並沒有讓他在之後選擇伴侶時,避開有暴力傾向的人,反而更受吸引。他們在「意識」中都很害怕與試圖避開受害的情境,一開始對方也都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暴力傾向,卻在進入親密關係之後,漸漸出現暴力的行為。這些令治療者困惑的情形,在仔細的抽絲剝繭後,漸漸浮現出「心像」的理論,在之後的婚姻治療中不斷獲得驗證。

這千萬不能解釋成這些受暴者「咎由自取」,這些創傷經驗都不是受暴者自己的選擇;尋求美好的關係,是每個人都會盼望的;沒能好好處理這些痛苦,多半也是環境的因素。

唯一的問題是,我們沒能好好「哀悼」我們所失去的,總是試圖挽回已然逝去的過往。帶著太多過往的創傷,進入未來的關係,反而失去了愛情。

愛情的賭徒

在愛情的賭局上,我們都是徹頭徹尾的賭徒。

心像理論會令許多人感到困惑,為何我們會以負面特質來選擇愛情的伴侶?明明我們選擇對象時,都是選擇好的條件啊!怎麼會故意選「看起來會打人的人」來當作伴侶!

確實,合理的情況下,早期關係的挫敗,應該會讓我們嘗試去尋找「好」的人來當伴侶,才有比較高的機會得到滿足。

「理智」的邏輯會告訴我們應該這樣做。

但是,真正感到痛苦與不滿足的不是「理智」,而是「情感」。「情感」的邏輯是「為何我的爸爸(媽媽)不夠愛我?」,「一定是我不夠好,爸爸(媽媽)才會不愛我」,「如果我做的更好,爸爸(媽媽)就會愛我了」,「只有讓爸爸(媽媽)愛我,才能證明我是好的」,而這些才是背後真正驅策我們的動力。

然而,這些「情感」的企圖面臨很多的困難。

首先,「亂倫」的禁忌很早就介入我們的心理生活。與同性父母競爭異性父母,對兒童而言太過衝突與可怕。在所謂的「伊底帕斯期」的過程中,對於異性父母的愛慾會被壓抑到潛意識,直到青春期才被轉移到其他的異性身上。

其次,成年父母的人格特質已經固定,不容易改變,兒童的努力企圖通常都是不斷的挫折。這些挫折越多,「情感」的不滿足感就越大,最終全部投射到未來的伴侶身上。

更重要的是,你只有一個爸爸(媽媽),無法重選。但是,對於擁有一個「理想」的爸爸(媽媽),是很難放下的期待。那不僅僅是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而已,更是自我良好感受的重要來源。兒童需要經由對於父母好的特質的「認同」,來建立自我。

於是,不服輸的人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:找一個很像自己爸爸(媽媽)的伴侶,這次要讓他(她)徹底的愛我;更重要的是,他(她)要「改變」成為我「理想」中的情人,這樣才夠好。

原本就已經是好的特質,當然不要改變;要改變的當然是,原本不好的。於是乎,有著異性父母的負面特質的人,就會對你有莫名的吸引力;「對方為了你而改變」可能是愛情裡最「致命」的吸引力。

這些都是在潛意識中偷偷進行的,是我們意識中不願意承認的,因為那太不理性且愚笨。就像買股票,買到不好的股票應該要盡早出清,改買其他股票才是上策。但是往往我們不願意承認「錯誤」,死守著無望的股票直到慘賠…

買股票如此,談愛情也是如此。

一開始選擇伴侶時,「理智」會嘗試主導,但是真正有決定性的,從來都是「感情」。我們能夠真的說清楚為何愛一個人嗎?我們不是常說「愛情是沒有道理的」的嗎?

「愛到卡慘死」啊!

當「理智」以為比賽結束了,「情感」的賭局才正要開始。

很多人可能選擇不賭了,安全一點的經營人生。看起來很不錯吧!

但是,這樣的選擇就如同其他人生中「理智」的選擇一樣,安全但是缺少激情。沒有被滿足的部份如果沒有被適當的處理與轉化,還是可能在人生某個階段突然浮現,於是外遇就發生了。

很黑暗吧!原來我們都是賭徒。

只能奉勸大家「小賭怡情」,千萬不要把人生都「梭哈」了!

打是情,罵是愛

儘管多數人都不認同這句話,但在潛意識中,對於雙方,它可能都是真實的…

無數的施暴者都說過這些話:「我是因為愛你,才會打你」、「我不打你罵你,就表示我不在乎你了」。通常我們會認為這都是施暴者的藉口,對這些話嗤之以鼻。但我必須說,在他們的心理上,特別是潛意識中,這些話是相當真實的;而更詭異的是,對於受暴者也是。

難道說,他們得要在「施虐-受虐」的過程中才能感覺到愛情嗎?這不就是感覺很變態的 S M 嗎?很不幸的,有些愛情的關係確實是如此。S M 只是將這樣的關係「性慾化」為具體的行為,潛意識中都是被這樣「施虐-受虐」關係所驅策著。

之所以會這樣,主要是因為,他們對於「愛」的理解是被扭曲的。

愛是本能,但愛的方式是學習而來,主要是來自早期與父母關係的經驗。

早期家庭關係可以說是一個人「關係」的「原型」,它非常大程度地決定了一個人與這個世界的關係。這些原型主要包括了「母嬰關係」、「與異性父母關係」以及「父母之間關係」,我們會根據這些「原型」與之後的他人互動。如果能順利的發展的話,我們會依據這些「原型」逐漸發展出更豐富的關係型態,因而更能適應複雜的世界。但是如果過程中出現未能解決的問題,我們可能會過度固著在粗糙的「原型」上,因而造成關係上的困難。

母嬰關係

我們常用「母親」來形容大自然與土地,因為母親是我們生命一開始所接觸到的世界,可以說是「原型中的原型」。早期融合的滿足感,讓我們在最初與最深層的心理中,對於這個世界有溫暖與安全的感受;而這樣的感受,讓我們在之後漸進的獨立過程中,敢於冒險與嘗試去接觸這個世界。早期疏離冷淡或是不穩定的母嬰關係,會讓我們對於外面的世界感到冷漠與危險,因而容易退縮回一個人的內在世界–這正是所有自戀問題的根源。

一旦在早期撤回自己內在的世界,之後可能長期呈現一種對於關係的疏離與冷漠,但是內在又感到強烈的孤單與匱乏。將來如果有機會進入到親密關係時,因為對於愛感到極度匱乏,容易在關係中對於愛的感覺過度的需求。這些重新出現的、對於「融合」的強烈需求,會導致關係中界線的模糊。

這種界線的模糊可能導致兩種結果:一種是放棄自己的界線,盡可能滿足對方的需求,一切以對方的需要為主,於是容易成為關係中的受虐者;另一種是,他們會把愛的對象視為自己的一部分,不允許對方「獨立」的存在,進而以「控制」的方式處理關係,成為關係中的施虐者。

而後者就是很多「恐怖情人」所具有的特質。

與異性父母關係

如同在「心像」理論中提到的,我們會自然地愛戀自己的異性父母,想要尋求關係的滿足。順利的話,我們獲得一定程度的滿足並放棄了「性」的部份,轉移到未來與異性的關係。

如果異性父母因為自己的需求,出現過度親暱與界線模糊的狀況,會讓情感的轉移出現困難,在未來與異性的關係出現混淆的情形(尤其是對年長的異性)。或是因為異性父母的負面人格特質,導致對於關係感到挫敗與不滿足,就會容易在未來選擇異性時,不自覺地被有同樣負面特質的人吸引,增加經營親密關係的困難度。如果不幸出現暴力與性虐待,這種強烈的創傷經驗會導致更嚴重的固著,讓之後的親密關係異常的困難。

大家或許會疑惑,兒童為何無法從這些不好的經驗中學習,在將來的關係中避免同樣的情況?主要是因為在經歷這些之前,並沒有其他的經驗可以「對照」,它們就是最初被建立的原型;另外兒童早期是處於完全依賴的狀態,父母就是天與地,感覺父母親「不好」是很可怕的事情;對兒童而言,被忽略與遺棄是最危險的,即使是「受虐」的關係也好過「沒有關係」。所以兒童不得不將受虐的關係「認同」為「安全」的關係,長大後不自覺地尋求類似的關係模式來得到安全感,這就是前面提到的「施虐-受虐」關係的來源。

我在處理家暴案件的過程中,就常常看到受暴者非理性的停留在無望的關係中;即使有機會被協助,也會拒絕他人的介入。他們並不是客觀上無法獨立,而是被早期扭曲的關係綁住,情感上無法脫離。這往往讓周圍想要協助的人感到挫折,最終放棄協助他們,進而導致他們陷入更孤立的狀態,更加停留在受虐的關係中。這是非常困難的狀況,即使是專業人員也常常無法處理。

父母之間關係

其次是父母間的互動關係,這可說是兒童學習兩性親密關係的第一堂課。兒童會觀察父母之間的互動模式,以之為未來與伴侶互動的模板。例如如果父親總是強勢,母親總是處於弱勢,兒童會習慣於兩性之間的互動也是男強女弱;父親若經常對母親使用暴力,男孩將來也有很大機會成為施暴者。這種反應模式有時候甚至在意識上無法察覺,如同反射動作一樣。實務上這種所謂「習得的暴力」非常的普遍,在家暴案件中十分常見。

相對於前一種「受虐」的模式,這種暴力模式比較能夠經由輔導或是治療的方式得到改變,這也是目前台灣家庭暴力案件處理的主要治療模式。

小結

上述三種關係是我認為的親密關係的原型,每個人會有不同的經歷,形成不同的組合;而不同特質的人,反應的方式也會不同,形成各式各樣的困難親密關係。

生命早期經驗影響深遠卻又難以自我覺察,成年後要處理相當困難,最好的策略是在一開始就能盡量提供好的生命經驗。

但是這裡我必須要再強調一次,不要以此作為要求女性回歸家庭的理由,這不是女性單方面的責任,也不是只有女性才能去做。我們必須依照現代社會的變化,建構一個更安全完整的兒童照顧體系,而不是將責任都歸給「母親」。

「母親」已經承擔太多了!

情人看刀

討論親密關係暴力的最後,來看看最黑暗的結局–情殺。

近年來情殺的新聞事件時有所聞,有名的像是日本留學生殺害心儀的對象及同居朋友的事件;台大高材生當街砍殺女友致死;得不到就毀了你,割下情人的五官的老先生;以及接連兩起恐怖情人殺人後分屍的案件,究竟是什麼樣的心理狀態,得要毀掉對方才能解決?不就是想要獲得愛情嘛,殺了對方不就什麼都沒了!

是的,「什麼都沒了」正是一切的開始與結束。「愛情」沒了,而圍繞著「自戀挫敗」的憤怒與羞愧,在殺人之後也跟著消失了!

失去愛情=失去一切?

為何失去愛情常常帶給人「失去一切」、「痛不欲生」的感覺?

分手當然是一件痛苦的事情,這對任何人都一樣。我們在失去重要的人事物時,都會感受到失落的痛苦。但是會將分手經驗為「失去一切」,必然是觸及了一些重要的深層心理痛苦。還記得前面提到的「早期融合經驗」嗎?對於嬰兒而言,失去母親不是單單失去一個「客體」,而是失去「一切」,他經驗到的是無法存活的危險。這些早期分離的經驗,如果沒有在之後的過程被適當的安全感中和,這些危險的感覺會以非常原始的型態,被壓抑到潛意識中,當之後進入到親密關係時,這些感覺會再度浮現,試圖獲得解決。如果幸運進到一個安全穩定包容的關係,這些危險的感覺有機會得到救贖,這時就彷彿是得到了「真愛」一樣;不幸的是,多數的成人關係難以承受這些原始的危險感覺,當最終以分手收場時,經驗到的就會是這些原始的恐懼,彷彿世界毀滅。

難以忍受的羞辱感

當嬰兒被迫離開融合狀態時,除了危險的感覺之外,還伴隨著「羞辱」的感覺;而這也是很困難處理的感覺,甚至是導致「自戀暴怒」的主因。

嬰兒為何會感到「羞辱」?

你有過「熱臉貼冷屁股」的經驗嗎?有過自己將對方看得很重要,對方對你卻毫不在意的情況嗎?這種不對等的需求就會產生「羞辱」的感覺,嬰兒面對的正是這樣的情況。

剛出生的嬰兒處於一種心理學稱之為「原始誇大的自戀」狀態,以為自己就是全世界的中心,可以控制周遭的一切。這種誇大的自戀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去修正,才能漸漸克服。這個過程,母親需要暫時的被嬰兒「吸入」成為他的一部分,等到他的能力逐漸成熟,再慢慢分離。

因此當嬰兒滿心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,可以控制一切時,卻發現得不到回應,卻又沒有能力處理時,這樣的挫敗會造成一種深刻的「羞辱」感,隨著自我的撤回深埋在潛意識中。這種「羞辱」感的破壞力極大,往往造成嬰兒精神核心「自戀結構」的脆弱。

面對這種「自戀的脆弱」,心智尚未成熟的嬰兒會用極端的方式處理。一種是認定自己是不好的,因而造成憂鬱;另一種是全面的否認,用堅硬的防衛對抗,來維持內在跨大的自戀,形成自戀與反社會的人格特質。後者就是「恐怖情人」的原型。

在關係中,恐怖情人會極力的控制,不讓挫敗感發生。而一旦分手的事實已經無可挽回,再也無法以否認來防衛挫敗感,此時湧現的強烈憤怒,就會形成所謂的「自戀暴怒 narcissistic rage」。此時往往會使用極端的手段,如傷害對方的身體甚至是剝奪生命。

但恐怖情人企圖消滅的,其實是自己的「羞辱」感。

如何辨識恐怖情人

網路上與新聞報導裡,有很多專家的建議,基本上都可以參考。

我自己主要的判斷方式是:他會不會過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,對於自己以外的人事物冷淡且漠不關心(代表早期的自我撤回);將兩人的關係封閉起來,不允許其他人事物的介入(未滿足且原始的融合需求);是否傾向於以負面的態度,貶低外界的人事物(否認式的自戀防衛);最重要的是,是否敏感於感覺被羞辱,並因而出現強烈的憤怒情緒與行為(難以處理的羞辱感)。

有機會的話,觀察他與他家人的互動方式,尤其是與異性父母的關係,這在前面的文章提過了,這會是將來他與你互動的「模板」。

如何安全離開恐怖情人

如果不幸遇到了,離開是很辛苦費力的過程,千萬不能太急。

最重要的原則是,不要引發他的羞辱感,這是最危險的。

漸漸地減少與他獨處的時間,自然且不要太刻意地讓他對你「失望」,他自己想要離開你就是最好的策略。有些人會覺得,明明是他不夠好,為何要讓他覺得你不好才能離開,需要這麼委屈嗎?確實,這麼做看起來不僅委屈,甚至可以說是有點鄉愿;但是當我們面對本質並非理性的情緒時,避開可能的危險還是要優先考慮。這樣的過程中並不需要刻意配合他的情緒,或是不敢反對他的要求;也不是讓自己變得不吸引人,讓他不喜歡你而離開。只是在堅定表達自己的決定與立場時,避開可能帶著「貶抑」對方的話語。

將愛情與殺人放在一起討論,表面上看起來非常突兀與不協調,但是也顯示了「愛」與「恨」常常是一線之隔。

結語

「自戀」成長中的一個很重要的議題是,將原始的自戀能量,成功地轉向客體;藉由客體適當的回應,最後形成在「自體」與「客體」間自由流動的能量。在拓展個體自我的同時,豐富與周圍人的關係。受挫而封閉的自戀能量,就像能量無法釋放的火山,往往在爆發時帶著強烈毀滅性的破壞力。

發展良好的親密關係,同時也是之後成立家庭的重要基礎;而穩固的親密關係,不僅豐富兩人此的生命,更能提供下一代兒童自戀成長的良好環境。可以說,親密關係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關係,深刻地影響著個體與群體的發展。

👉【幫我們一個忙!】👈

本書為免費閱覽,若您喜歡這本書,請幫我在底下的讚賞鍵拍手。

您只要登入帳號(Facebook、Google),在下方按5個Like,我就會收到來自 LikeCoin 基金會的贊助。

您只需要支持我們,完全不會花到錢!

上一篇: 網路成癮
下一篇: 霸凌的心理剖析